1.学院简介
外国语学院始于1985年成立的英语系,2017年在原外语系基础上正式组建外国语学院。历经30余年的办学历程,学院在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。学院现有英语本科专业和商务日语专科专业,设有英语语言与教育和公共外语2个教研室,现有在校生650余人。学院坚持以学校“地方性、应用型”的办学定位和“民族+师范”的办学特色为指导,确立了“教师教育实践导向,教学改革应用融合,专业建设特色发展”的办学思路,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以提升。
2.学院精神
博学笃行,融冠中西
3.师资力量
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专业素质较高、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,现有教职员工38人,其中专任教师34人,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、副教授18人、讲师7人、研究生学历学位25人,在读博士6人;专职辅导员3人,语言实验室管理员1人;另有外聘教师11人;有6人先后到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进修和培训,有10余名教师先后在四川大学、四川外国语大学、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进修或访学。


4.学科专业成绩、特色
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,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、培育和凝练,逐步形成了以“英语+地方民族文化”为核心的学科和专业特色。利用学校在藏羌民族文化艺术领域和学科方面特有的资源,通过《藏羌文化及文献翻译》等特色课程的学习,加强对学生藏羌文化的英汉双语体验和实践,培养学生用英语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的能力,不断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培养学生用外语传播民族文化,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。同时,《藏羌文化译介》科研团队也积极开展“英语+ 藏羌民族文化”特色课程与教材的建设,藏羌民族研究学术外译,以及相关课题申报与研究,以充分发挥英语专业在民族文化跨学科研究、民族文化传播、民族团结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。








5.教学、实验、实习设施
学院办学条件良好,有校级外语教学与语言实训示范中心,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、专业实训室和语言教学系统。现有现代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4间,口译实训室1间,外语自主学习中心1间,图书资料室1间,配备有Transmate翻译教学系统。外语图书及学习资源丰富,能满足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需。





6.学科研究、竞赛
学院从育、引、培、服四个方面,通过各种平台和措施加强队伍建设,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和成长。近年来,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先后在学校青年教师授课大赛、全国微课大赛、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四川赛区比赛中共获得4个一等奖和3个三等奖;发表学术论文及翻译文章共90余篇,出版著作、教材5本;完成或在研校级科研课题43项、省厅级科研课题8项、承担校级教改课题17项;立项建设省级一流课程2门;承担校级质量工程项目60项,获科研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,三等奖2项,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。
学院多措并举,狠抓育人质量,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从课堂教学、学风建设、第二课堂、实践实训、帮扶指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措施,一方面通过课程与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、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,另一方面通过“用外语讲***”一院一品、学科竞赛、创新创业等平台和第二课堂特色活动的开展,不断加强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,收到了“学用相随、专修并进”的效果。近年来,我院学生先后参加了“外研社国才杯”四川省大学生英语挑战赛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、日语国际翻译大赛、外教社“词达人杯”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等各类各级学科专业及综合技能大赛,取得不俗的成绩,先后有近120余名学生在比赛中获各级奖项。










7.专业介绍
英语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把立德树人作为外语教育的根本,坚持贯彻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理念,人才培养始终服务于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。专业基于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”的理念,依据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(试行)》《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(试行)》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》等相关要求,聚焦学生师德践行、教学能力、育人能力和发展能力。本专业立足阿坝,面向四川,辐射西部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师德师风优良、教育情怀深厚,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,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,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,较强的跨文化能力,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、较强的专业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,能在中学及其他教育机构胜任英语学科教学、班级管理和教研工作的骨干教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