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网讯】 为使外国语学院学生了解中国英语教学拓荒者和中国“友谊勋章”获得者——伊莎白·柯鲁克的中国故事,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她的精神,为新时代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。外国语学院于11月20日14:00在树人楼举办“见证者 拓荒者 传播者——解读伊莎白·柯鲁克一生的中国故事”专题讲座,主讲人为外国语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宋明教授。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彭凌云、外国语学院副书记尹虹霓,以及外国语学院50名2023级学生代表参加讲座。
讲座中,宋教授首先介绍了伊莎白·柯鲁克的传奇一生,伊莎白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有一半光阴在中国度过,成年后返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专攻心理学,并于1938年获得硕士学位,期间她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,她深入中国西部农村开展调查,并成为了第一位走进藏区的人类学西方女学者。她参与了重庆璧山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项目,走访了1497户人家,记录了大量一手资料,为后来出版的人类学著作《兴隆场》奠定了基础。接着,宋教授介绍伊莎白的成就与荣誉,2019年9月,伊莎白·柯鲁克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“友谊勋章”,以表彰她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。宋教授向在场学子们强调,作为英语专业学生,应学习伊莎白的奉献精神、国际主义情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,激励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。最后,彭凌云老师对本次讲座做总结,学生代表谭琳针对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进行发言。
此次专题讲座,不仅是一次对伊莎白传奇人生的深情回顾,更是一次对新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精神的深刻探讨。它激发了师生们对跨文化交流的深刻思考,激励大家为新时代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。


【图】讲座现场
文字:唐瑞
摄影:郭芳
编辑:郑倩
编审:尹虹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