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网讯】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,如何有效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,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。为此,外国语学院藏羌文化译介研究团队成员唐明安老师,于2024年6月5日16:20,在南苑剧场举办“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——基于翻译和传播的视角”专题学术讲座,讲座吸引了我校众多学者、文化工作者及翻译爱好者前来参与。
讲座中,唐明安老师围绕“中国文化走出去”的时代背景、重要意义、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,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。唐老师首先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,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不仅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,也是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。随后,他从翻译和传播两个维度出发,详细探讨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。
在翻译方面,唐老师指出,高质量的翻译是文化“走出去”的基础。他强调了译者需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、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文化意识,以确保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涵,又能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好。同时,他还介绍了当前翻译领域的新技术、新趋势,如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结合、翻译记忆库的应用等,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在传播方面,唐老师认为,创新传播方式和渠道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关键。他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,如利用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经验和效果,并鼓励大家积极探索更多元化、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,以吸引更多国际友人的关注和喜爱。
讲座期间,唐明安老师还就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。与会者表示,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重要性的认识,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导。

【图】讲座现场
文字:毛心雨
摄影:周英畑
编辑:郑倩
编审:张茂军